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核酸采集,只为了心中那份责任与担当

时间:2021-01-16

任务就是命令!没来得及准备与家人更多告别的话语,在东院护理部康琳主任、刘风侠、秦明祎副主任的组织下,16日凌晨,东院迅速组建以胸外科张缜护士长为领队的10人核酸采集分队,连夜部署相关工作,迅速行动,向疫情“冲锋”的号角就此吹响。

10人谁也不曾预料,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从睡梦中醒来。166:40,在零下17度的严寒下,所有成员克服交通困难、迎着刺骨的冷风准时集结完毕,前往裕华区宋营镇的一个村子,为那里的居民进行咽拭子采集。怕大家吃不上早饭,耳鼻喉病区的高超出发前起了大早,为每位队员煮了鸡蛋,热了牛奶。

这里有6000余村民等待进行核酸检测,人员分布广泛且年老体弱,需要上门采集者较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采样的时间和效率,高质量完成开发区政府交给的采集任务,前去接洽任务的康琳主任当即决定迅速再增补10人加入采集工作中。在家执行发热门诊管理工作的秦明祎副主任即刻召集第二梯队成员前去支援,刘风侠副主任在现场迅速调试不太通常的网络系统。20名队员分散在村内各采集点,她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采集过程中需要提高音量,反复向采集对象交代注意事项。工作持续长达12小时,直到晚上9点,她们顺利完成了采集工作。此时,大家的嗓子都哑了,累的说不出话。在脱防护服时,手套里能甩出水,衣服上留下明显的汗迹。而在回程的车上,大家问的最多的是,“明天去哪里采集?什么时间出发?”

17日,她们于清晨7点出发,开始了新一天的采样工作。队员集合在开发区的一个居民区内。此时气温骤降,寒流又张开了它恐怖的一面,突袭着疫情下的石家庄。20人的小分队分散在小区内10个户外采集点,采集任务约6000余人。三九严寒,所有的工作均需在露天进行。采集人员的双手、双脚被冻的麻木无知觉,每一秒都感觉像是在冰水里浸泡着。刺骨的寒风无孔不入,如刀子割过一般生疼。电脑也因为气温过低频频死机,这些都使原本艰难的采集任务雪上加霜。妇科护士王文华和大家一样手已经冻得红肿,怕影响操作质量速度,她和大家都不愿多带几双手套御寒。“冷点就冷点,为了抗疫,这点疼痛不算什么。”下午3点,大家倒班匆匆吃完早已凉透的午饭,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完成所有任务前,没有一位同志中途喝水、上卫生间,就怕影响采集进度以及资源浪费。当回到驻地时,很多女孩子一口气喝光一瓶矿泉水。

18日,小分队来到某家属院开展工作。在完成2500余名咽拭子的采集任务后,张缜护士长分秒必争,第一时间与上级领导取得联系,请求派发新的任务。大家随即又前往了新的目的地为500余人的进行咽拭子核酸采集。与此同时,一个小区中有一位90多岁长期卧床的老人和一名出生仅44天的新生儿漏检,张缜队长立即带领队员神骨病区杨博上门采集。

为保持较高的采样效率,护理部康琳主任每天早上自驾车提前到采集点和工作人员接洽,刘风侠、秦明祎副主任迅速、周到地为队员准备物资,为采集人员做好了前期的准备,便于到现场可以直接开展工作。她们每天只能休息3-4个小时左右。为了核酸采集工作的顺利完成,东院护理部还为大家准备了御寒棉衣等保暖物品。气温寒冷,东院放疗技术组李娜得知大家在户外采集,托同事为队员们送去了暖贴。队长张缜也为队员们准备了暖贴、润嗓含片和水果。采样过程中,暖心的社区居委会还为大家准备了“小太阳”。居民带来暖手宝,还有那一声声“谢谢”,“你们辛苦了”。阵阵暖流涌上心头,暖化了他们身体的凉意,也更让大家坚信,“暖阳”定会从这片燕赵大地的地平线再次升起。

三天的采样工作,每天都是高强度、超负荷运转。20名队员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圆满顺利地完成采样工作。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出发前队员们早上不喝水,中途不上厕所,生理期的队员穿上了纸尿裤。工作结束后,大家才知道,队长张缜的爱人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手术室徐欣华的母亲80多岁,行动不便,一直靠她来照顾身体饮食,但徐欣华是全科第一个报名参加任务。她也担心过如果被隔离回不了家,老母亲谁来照顾。但疫情当前,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个表率,第一个报了名。也有很多人不曾知道,这20人中有的人孩子尚小,有的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的家中有高龄老人需要照料……

在疫情面前,她们披上光荣的“战袍”,用行动护佑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她们相信,只要大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必将迎来暖阳遍地、春暖花开。

/李云娇